被催族之父母观点
对于“被催族”的另一个主角,父母又是怎么想的,父母为什么会如此焦急。
豆豆姥:直到现在孩子们压力大,可婚早晚得结,孩子也早晚得生,那何必一等再等呢,而且我现在也退休了,没什么事情做,能帮着带带孩子。
讨论:你如何看待80后“被催”现象?
应对之措:租女友 含糊推托 离奇想法迭出
为了应对父母的催婚催育,“被催族”使出了浑身解数。小王表示,她在结婚问题上答应了父母,在生子问题上绝对不妥协了。“先拖着,就说自己工作忙,能拖段时间是段时间。还有的市民为减少父母催促,使出“租女友”回家过节的“奇招”。更多人采取“躲”的战略,父母唠叨假装听不见,亲友催促就含糊“在找呢”,以不变应万变。不过这些办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大多数“被催族”还是在催促中挣扎。
催太急或适得其反家长孩子应多沟通
在很多“被催族”心里,其实也理解父母的心情,但工作和婚姻是自己的,幸福是自己的,总不能为了孝顺父母放弃了自己在人生大事上的选择权。而在父母看来,虽然越催越被子女抱怨太传统,但这些都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之谈。“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这种人生大事怎么能马虎,一拖再拖!”
原本结婚生子是好事,为何父母和子女就有这么大的分歧?那么面对这样的分歧应该怎样解决呢?心理专家表示,这类现象出现主要源于传统和现代思想的交锋碰撞,老人们奉行传宗接代的思想,希望子女早日成家立业,享受天伦之乐。而年轻人忙于事业工作,压力大,对成家生子并不着急,双方就产生了矛盾。
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十几年,要是女子二十五六岁还没有结婚生小孩,可能就会被人家说是老姑娘。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,二十五六岁结婚生子,反而会让人觉得好早。建议父母要舍得放手,给孩子空间,让他们自己做主这些人生大事,催得太急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而作为子女,也要听取父母的意见,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多沟通,一起为将来订一个相对明确的工作、婚姻及育儿计划,这样父母心里有数,便能放宽心。